成果转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成果转化 > 转化公示 >

小麦品种豫农605和豫农607生产经营许可权转让公示

发布时间:2020-04-13 19:51    浏览次数:
      豫农605和豫农607是河南农业大学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17-2018和2018-2019年度参加了河南省豫农源小麦试验联合体冬水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达到河南省审定标准,于2020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了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和成果的公开交易,我校将对这两个品种的生产经营许可权进行转让。现将豫农605和豫农607品种的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10天,如有诚意合作的种子企业,可与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合作管理办公室联系。
     联系人: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合作管理办公室 李浩贤(电话:0371-63558905,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95号,邮编:450002)。
     附件:玉米品种豫单776基本信息
 
    1.豫农605的基本信息
     豫农605是河南农业大学从杂交组合豫农202/周麦16中选育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度参加了河南省豫农源小麦试验联合体冬水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与第2年区试同时进行,各项指标均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于2020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
     产量表现:2017~2018年度河南省豫农源小麦试验联合体冬水组区试,11点汇总,增产点率90.9%,平均亩产448.8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6%;2018~2019年度续试, 11点汇总,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95.5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7.6%;2018~2019年度生产试验,11点汇总,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609.3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8%。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5.1~232.0天,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18早0.4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苗势壮,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稍早,两极分化较快,抽穗较早,耐倒春寒能力较好。株高69.7~73.1厘米,株型松散适度,抗倒性好。旗叶较宽,穗下节长度中等,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大小均匀,饱满度中等。亩穗数36.9~41.5万,穗粒数32.2~35.3粒,千粒重41.7~47.0克。
     抗病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8年和2019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4.0%、13.2%,容重781克/升、801克/升,湿面筋含量26.4%、29.7%,吸水量55.4毫升/100克、56.9毫升/100克,稳定时间1.8分钟、2.1分钟,拉伸面积26平方厘米、17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93EU、93EU。
     适宜区域:河南省除长江中下游地区外中高水肥地中早茬种植。
 
2.豫农607的基本信息
     豫农607是河南农业大学从杂交组合豫农202/周麦18中选育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度参加了河南省豫农源小麦试验联合体冬水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与第2区试同时进行,各项指标均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于2020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
     产量表现:2017~2018年度河南省豫农源小麦试验联合体冬水组区试,11点汇总,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449.9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8%;2018~2019年度续试, 11点汇总,增产点率90.9%,平均亩产582.8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5.3%;2018~2019年度生产试验,11点汇总,增产点率72.7%,平均亩产596.9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3.7%。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5.8~232.5天,平均熟期与对照品种周麦18同期。幼苗半直立,叶较长,叶色浅绿,苗势壮,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春季起身拔节较早,两极分化快,抽穗较早,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75.1~79.3厘米,株型松散,抗倒性一般。旗叶宽大,穗下节长,穗层不齐,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大小均匀,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6.2~41.7万,穗粒数32.0~35.5粒,千粒重43.5~46.4克。
    抗病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质结果:2018年和2019年检测,蛋白质含量14.9%、13.7%,容重792克/升、806克/升,湿面筋含量29.0%、29.9%,吸水量56.3毫升/100克、58.1毫升/100克,稳定时间1.8分钟、1.6分钟,拉伸面积22平方厘米、11平方厘米,最大拉伸阻力86EU、65EU。
    适宜区域:河南省除长江中下游地区外中高水肥地中早茬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