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服务 > 服务动态 >

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

发布时间:2022-07-25 10:09    浏览次数:
       2022年7月20日-7月21日,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一行6人,在服务团团长、河南农业大学李胜利教授的带领下到南阳市社旗县、卧龙区、新野县等地开展技术服务。
       20日上午,服务团首先来到社旗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满义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在张满义董事长的陪同下,服务团一行到温室内实地查看丝瓜、黄瓜等作物田间生长情况后,服务团根据不同种植户生产需求及田间植株生长现状,针对性给出了及时拉秧,高温闷棚;科学管理,保花保果等具体技术指导意见。该基地在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指导下,示范推广了两种高效种植模式。
       模式1:“番茄—苦瓜—西葫芦”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下,西红柿于8月下旬定植,2月中上旬拉秧,在拉秧前一个月提前在行间套种苦瓜;苦瓜于6月底、7月初拉秧后及时定植西葫芦。承包户张林一个温室(不到3亩地)从过完春季到现在收入已超过10万元。
       模式2:“辣椒—空心菜——丝瓜”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下,辣椒8月中下旬定植,次年2月上旬拉秧,丝瓜2月中下旬种植,7月中下旬拉秧,同时在2月份丝瓜种植后利用宽行间套种一茬生育期较短的空心菜,可亩均增收4000多元。承包户张林一个温室(不到3亩地)从过完春季到现在收入已超过8万元。
       20日下午,服务团来到安菜达农业基地与基地负责人展开现场座谈。基地负责人向服务团咨询了耐抽薹、晚抽薹大葱品种及大葱育苗等问题,服务团根据其对应茬口及定位目标市场,推荐了耐抽薹优质大葱品种。该基地存在烟草育苗大棚非育苗期闲置的情况,往年烟草育苗棚仅在2月中上旬至4月中旬使用60多天。李教授根据基地实际情况提出可将发展优质吊蔓西瓜、贝贝南瓜等精品优质蔬菜作为企业创收的重要支撑点,既也有利于丰富人民菜篮子,也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教授考虑到该基地具有气调贮存库及烘干设备,建议企业一方面可将具有较好耐储性的黑皮冬瓜作为主要发展作物,实现错锋上市;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烘干设备为周边地区朝天椒产业提供烘干服务,进而提高朝天椒干椒品质。
       21日上午,在卧龙区一处朝天椒种植基地,服务团主要围绕当前椒田多发的辣椒脐腐病、根腐病等病害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当前田间朝天椒脐腐病问题严重,同时根腐病也有发作迹象。服务团指出为预防脐腐病发生,可在植株进入结果期后采用每7天喷1次0.1%-0.3%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水溶液的方法补充钙肥;选择耐病品种;加强水分管理,植株结果后应及时均匀浇水,防治高温危害,浇水应在上午10点前,下午4点之后进行。朝天椒根腐病防治可选择抗病品种;易涝地块应及时排涝,并通过科学追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强植株抗性;高垄覆膜栽培,满足根系对空气及温湿度的要求;药剂灌根处理,选择晴天上午用硫酸铜晶体每亩1-2千克的量随水浇灌等方法进行防治。
      21日下午,服务团来到新野县绿健种苗基地,重点针对甘蓝、大葱等作物夏季育苗技术进行指导。针对部分甘蓝品种出苗不齐的问题,李教授提出播种前期应重点围绕水分管理开展育苗工作,夏季育苗在种子播种后至50%种子破土前应保持基质湿润,同时对新引进品种在大面积育苗前及时进行品种育苗试验,降低育苗风险;针对企业大葱苗期控旺需求,服务团紧紧围绕培育优质大葱种苗的目标同步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两项工作,先后开展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控旺型大葱丸粒化种子等研究工作,研发出大葱苗期专用控旺剂配方、大葱种子丸粒化等技术,切实为企业解决了生产上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
       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在技术服务的过程中,一是注重提高服务企业的研发能力,针对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与企业联合研发,研发成果立即可用于生产;二是注重高效模式的集成创新和推广;第三联合科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等、乡镇政府、农业示范企业、蔬菜种植大户等,逐渐建立起系统的技术指导及菜农培训体系,切实为南阳部分县区蔬菜产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