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18日,学校“头雁”项目帮扶指导导师、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李俊周教授及食品学院李春英副教授一行5人赴驻马店市确山县、信阳市罗山县“头雁”学员基地开展现场帮扶指导。
在确山县留庄镇禾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头雁”学员王建东陪同专家参观了稻米产品、水稻种植田和稻田画。王建东介绍到,目前,公司有稻田500余亩,辐射种植周边1万多亩,公司地处薄山湖下游,依托天然水资源灌溉,以“绿色、环保、有机”为宗旨,采用泥质法育秧、人工抛秧、人工除草、全程不用农药的方式,种植优质香粳稻,打造的“禾嘉”稻米质量和产量双丰收,获“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国家绿色产品认证,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带动留庄大米声名远播。
李俊周教授对“头雁”学员王建东带动乡邻学技术、闯市场、增收致富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解答了粳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稻米食味品质、富硒技术等问题,并建议公司今后要重点改进育秧和抛秧技术,采用钵体育苗和机械有序抛秧,实现水稻播种、育秧、抛秧环节全程机械化,减少人工,提高种植精度和效率,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推动留庄大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图1 与“头雁”学员王建东(右三)在田间地头合影

图2 对学员进行现场指导
在罗山县莽张镇朱氏家庭农场,负责人“头雁”学员朱广家陪同专家参观了稻渔综合种养田、林果种植田、冷库和电商直播展厅,介绍了农场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农场占地面积1500余亩,针对农场地貌和水源特点,采用水稻、瓜果蔬菜和特色水产养殖相结合的综合种养模式,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以林果、花椒、花卉种植为辅,主打绿色健康农产品。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式了种养同步发展的雏形,基本实现了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带动了周边村农户增产增收。
李俊周教授等针对农场后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给出指导性建议:一是,稻渔综合种养应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要进一步提高种植产量和品质;二是,农场要重点打造2-3个优势特色拳头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改变目前产品多乱杂的现状;三是,要尽快进行路、渠、田、景的整体规划,建成集生产、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绿色生态观光体验农场。

图3 与”头雁”学员朱广家(左四)进行合影

图4 在学员基地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