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服务 > 服务动态 >

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专家助力“蘑”力腾飞 ——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团队赴濮阳市开展食用菌产业帮扶

发布时间:2025-07-03 10:21    浏览次数:
       
        近年来,濮阳市依托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杏鲍菇、金针菇、平菇、草菇、双孢蘑菇等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格局。然而,濮阳市食用菌产业仍面临精深加工不足、品牌建设滞后等发展瓶颈。
        为了推进濮阳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6月28日,由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风芹教授带队,联合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长孔维丽研究员、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畜产品加工实验室主任李苗云教授、林学院桑玉强教授等一行4人冒雨赴濮阳市开展技术指导和产业帮扶。
        在濮阳天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家组实地考察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车间和产品分拣包装线,针对生产流程提出了优化建议。随后,专业组与企业负责人围绕金针菇、杏鲍菇的精深加工技术路径、菇脚等废弃物高质转化利用方案等关键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明确了发展方向。团队提出"过菇还田"循环农业模式,计划通过院校企三方合作,推广"农业废弃物-菌菇栽培-土壤改良"的生态循环体系,同步推进大球盖菇"稻菇轮作"栽培模式的示范应用。
       
       随后,专家组来到清丰昕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现场观摩了合作社的远程视频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实时监控各生产车间运行状态,实现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处理。针对合作社提出的栽培技术难题,专家团队逐一给出解决方案:为双孢蘑菇栽培提供温湿度精准调控方案,对金耳深加工产品开发提出具体方向,对草菇季节性栽培提出优化建议。通过实地考察双孢蘑菇、金耳、草菇、榆黄蘑等栽培基地,专家组对生产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
        此次帮扶活动充分发挥了河南农业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集成生命科学、食品加工、林业工程等领域技术,为濮阳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王风芹教授表示,团队将持续跟进技术落地,重点推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和创新链构建,助力打造"濮阳菌菇"区域公共品牌,促进河南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智能化、高值化方向发展。通过科技赋能,濮阳市食用菌产业有望实现从传统种植到精深加工、从单一生产到全产业链发展的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