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切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 “头雁” 学员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提质增效,2025 年 8 月 27 - 28 日,河南农业大学头雁导师团队的叶优良、胡彦民、汪强、耿月华等专家一行,奔赴商丘的永城、虞城以及郑州惠济区,开展了一场扎实深入的头雁学员回访工作。
专家团队首站抵达永城冯磊的胡萝卜种植地块。彼时,刚刚出苗的胡萝卜苗在田间整齐排列,嫩绿的叶片昭示着生机。冯磊感慨地向导师们介绍,水费一体化灌溉系统在胡萝卜早期萌芽阶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准的水分供给为种子顺利发芽、幼苗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叶优良教授仔细查看了苗情,针对当前胡萝卜幼苗期的管理要点,如间苗时间、病虫害早期预防等方面,为冯磊提供了专业建议,助力其后续种植工作更加科学高效。随后,导师们马不停蹄地赶往虞城张志培的大棚。棚内,一串串饱满的阳光玫瑰葡萄垂挂枝头,长势十分喜人,可张志培却满面愁容。原来,当前阳光玫瑰市场价格走低,而大棚的管理成本,包括人工、肥料、病虫害防治等费用居高不下,这给种植经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胡彦民等导师针对市场行情进行了深入分析,建议张志培一方面拓展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方式打开市场;另一方面优化种植管理流程,引入智能化设备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导师团队来到曹玉龙的玉米田。映入眼帘的是采用框架式浇灌方法的大片玉米地,玉米植株在阳光下挺拔生长。然而,导师团队敏锐地发现了现有浇灌模式存在的不足。胡彦民教授结合多年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指出框架式浇灌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灌溉均匀度上仍有提升空间,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例如调整喷头角度、优化灌溉时间设置等,以实现节水增产的双重目标,曹玉龙认真聆听并记录,表示将尽快按照建议进行调整。
最后,在郑州惠济区侯晓红的家庭农场,大家围绕玉米地除草剂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耿月华等专家详细了解了农场使用除草剂的种类、剂量和喷洒时机等情况,针对侯晓红提出的杂草防治难题,给出了精准的解决方案,包括推荐适宜的除草剂品种、指导科学的用药剂量以及最佳的施药时间,以确保在有效除草的同时,保障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
此次回访活动中,学员们纷纷表达了对导师团队到来的衷心感谢。他们表示,导师们带来的不仅是前沿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更是为他们在农业生产道路上排忧解难的强大支撑,让他们对未来的农业经营发展充满信心,丰收在望。河南农业大学头雁导师团队的此次行动,切实将科技力量注入田间地头,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 “头雁” 学员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