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服务 > 服务动态 >

科技赋能抗灾保产 特派员组团赴方城、舞阳等地开展技术指导

发布时间:2025-11-20 09:17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周艳)今年 8-10 月,河南省持续降雨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为有效应对异常天气影响,助力冬季中药材与冬小麦抗湿应变管理,11 月 14 日至 16 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谢迎新研究员、周艳副教授等 4 人组成专家服务团,赴南阳方城、漯河舞阳两地,深入田间地头与生产一线,量身定制技术方案,以专业科技力量为基层农业纾困解难。
 
       方城:精准施策,护航中药材与小麦生产
       在方城县独树镇,专家团在种植户带领下,实地察看小麦种植与迷迭香生长情况。谢迎新研究员细致查看土壤墒情,深入分析涝情对作物的影响,从土壤改良、播种准备等关键环节给出具体指导,为小麦种植筑牢技术根基。针对迷迭香越冬需求,周艳副教授提出保苗关键措施,建议通过根部培土保护浅层根系、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枝条老熟,增强植株抗寒能力,确保安全越冬。
       在杨集镇河南荟萃云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特色中草药产业园,专家团重点察看丹参、菊花、艾草等作物生长态势。针对部分丹参出现的 “贪青” 现象,周艳副教授结合土壤墒情提出针对性建议:土壤偏湿地块需及时降低湿度,避免烂根;已达采收标准的丹参,若根系含水量较高可适当延后采收,但需在土壤封冻前完成。同时,专家团提醒农户抓住晴好天气窗口期,加快菊花抢收进度,采收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枝、败叶及病株并集中处理,减少越冬病原与虫源。
       11 月 15 日上午,专家团前往小史店镇仲景中医药产业研究院中药材种植产地趁鲜加工生产研发中心(御盛堂集团),参观加工炮制一体化车间、原料及成品常温库的规范化存储管理设施,并对切制、蒸煮、锻药、炙药等功能区域的生产流程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助力企业提升加工标准化水平。
       舞阳:靶向破题,破解晚播小麦生产难题
       11 月 15 日下午,专家服务团转战舞阳县舞泉镇。该镇以玉米、小麦、花生种植为主,前期持续降雨导致玉米、花生未能及时收获,部分作物田间发霉腐烂,农户损失严重,连带造成小麦播种普遍延迟。
       针对这一紧急情况,谢迎新研究员现场 “开方”,提出三项关键应对措施。一是抓紧散墒整地,对积水地块疏通沟渠排出积水,对土壤偏湿但机械可下地的地块,推广深翻晾墒、浅旋散墒等技术;二是推进高质量整地,强调晚播地块需强化整地质量,且不宜在土壤过湿时进行机械镇压;三是落实 “四补” 措施,通过 “以种补晚、以肥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 弥补播种延迟带来的影响。谢迎新研究员特别强调,晚播不等于减产,详实具体的技术指导让在场农户豁然开朗,极大提振了生产信心。
       此次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跨区域考察指导,是发挥综合人才技术优势、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科技特派员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用专业技术破解农业生产实际难题,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