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科技合作管理办公室以服务脱贫攻坚为己任,发挥优势,积极作为,推进实施“百名教授千名学生科教扶贫行动”,参加扶贫服务的教授、副教授年均200余人,学生1300余人,为河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贡献力量。
科技培训助智力脱贫
河南农业大学建立了一支接地气、有经验、有能力、有高度的稳定的培训队伍,科技培训已成为省内外的知名品牌,在科技扶贫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以来,通过对贫困县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为河南省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批基层农技人员、贫困村负责人、优秀创新创业企业家、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优秀致富带头人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新型职业农民, 为贫困地区快速脱贫、产业发展和增强致富能力提供了智力支持。
河南省扶沟县冯老村贫困户顾国启在谈到扶贫脱贫时说:“农大对我们的帮助多的很,老师们经常来,有的是送慰问品,如面、油、血压计、被子、健康秤及健身用品,还给每家送2只品种绵羊,还派老师给羊打疫苗还讲解咋养,现在我家的羊又生了四五只了,能卖不少钱呢,农大可真是帮了大忙。
师生服务解生产难题
河南农业大学发挥学校科技、人才、学科、平台、项目、咨询等综合优势,积极组织有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入贫困县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组织专家服务团到贫困县开展政策宣讲、技术指导、产业帮扶、园区规划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扶贫行动。在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中,在服务专家人数、服务产业和服务次数方面优先考虑向贫困县倾斜。在贫困县建立多个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技术示范基地,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与推广。在暑假期间每年组织30个大学生扶贫小分队开展专题调査,组织在校博士生专题开展贫困县服务活动。
2016年,河南农业大学荣获河南省“全省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全局性重大任务攻坚贡献単位”荣誉称号。
项目集聚助产业发展
2014-2017年,河南农业大学共开展与贫困县有关的项目409项。学校常年负责的10个农业综合开发县中,纳入4个贫困县,全程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在6个贫困县设立了3个综合示范基地、6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4个科技服务站,并配套投入资金,广泛开展园区规划、产业指导、技术示范、咨询服务、政策宣讲等工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河南省方城县农业局副局长曹荣说:我县是贫困县,农业是主导产业,河南农大近几年开展的扶贫行动我县受益很大,一是农大对我局的农技人员、骨干人员、推广区域站人员培训了1-2遍,对提高我县农技人员的服务能力很有帮助;二是在我县投资150万元设立小麦、玉米、生猪新技术示范基地,田间、猪场培训合作社负责人、种养植大户年均在2000余人次;三是在关键季节开展了果树和蔬菜培训,对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加收入起到了促进作用。(光明融媒 记者:王胜昔 通讯员:孙淑娥)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