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夏”,随着全省小麦从南到北陆续收获,夏播全面展开。“铁牛”轰鸣,机械化让小麦收获早已不是“麻烦事儿”,而对于玉米等秋作物来说,机播率、机播质量仍然是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短板,制约着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
为加快推进我省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关键装备技术推广应用,6月8日,由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主办、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承办的玉米机械化精密播种技术观摩会在长葛市召开。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体系专家对接的区域站负责人,体系试验站对接的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代表、企业代表,各课题负责人及骨干人员等近一百人参会。
“老大难”问题遇上新技术
位于长葛市石象镇的长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内,豫粮集团长葛基地内的小麦已经收获,夏播即将全面展开,而今年,得益于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带来的新型机械和新技术,小麦秸秆带来的播种“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观摩现场,一台秸秆捡拾打捆机快速前进,覆盖在田间的小麦秸秆被“吞”进机器,而吐出的,则是整理的圆形秸秆捆,配合运输车辆,这些秸秆将会运至养殖企业做饲料使用。机械作业过后,根茬低,地表干净,为种子播种“腾地儿”。
随后进行的播种环节上,小麦秸秆和根茬的处理也是重点,来自洛阳市鑫乐机械设备公司的全还田防缠绕免耕施肥玉米精密播种机,将秸秆处理、播种、施肥等多道程序一次完成。
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张红梅介绍说,该播种机械又被称为“探墒播种”,因装有圆盘锯齿开沟器,可实现对种植苗带处秸秆的根茎铡切、分离,同时实现开沟碎土,种子直接进入干净的土壤内,不受秸秆影响,作物出苗质量更高。
观摩现场,装配自动导航系统的拖拉机悬挂精密播种机进行导航避茬播种,避茬率高达92%,良好的直线性保证出苗整齐,自动导航则让无人播种成为可能。
张红梅介绍说,现场展示的机械,是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与企业共同攻关研发的成果,瞄准玉米播种存在的多种问题,旨在解决玉米生产实际中的难题。
机械化让企业获红利
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给农业企业带来新挑战,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豫粮集团长葛基地相关负责人白建国深有体会,企业流转1.5万亩耕地开展粮食种植,迫切需要机械化解决作业难题。提到新型机械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白建国介绍说,机械化免耕播种与高效栽培技术相结合,能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
在小麦玉米轮作的种植模式下,小麦秸秆是玉米播种的难题之一,秸秆处理机械装备是突破口。临颍县颍机机械制造公司带来的秸秆捡拾打捆机,让参观者眼前一亮。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该机械由公司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相较国外同类机械超过40万元的价格,该机械价格仅为18万元,解决了我国秸秆收获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可供规模化企业、农机合作社等使用。
秸秆能处理、播种精密化,机械化为企业发展带来新动力,白建国现场与机械企业沟通,展开合作,共促发展。
多方协力为产业增添新动能
在当天举行的玉米播种机械化研讨会上,玉米体系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先后发言,专家围绕玉米产业发展的机械化难题,协同解决小麦玉米轮作生产中播种质量差、出苗不整齐甚至缺苗断垄、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岗位科学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万章介绍说,就我省玉米播种机械化生产而言,目前70%左右的是小型拖拉机配套的三行、两行玉米播种机,机械化装备技术水平较低,玉米播种质量不高,小麦秸秆根茬处理是难题。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天学认为,小麦秸秆量大,根茬障碍是妨碍玉米播种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我省玉米播种期易遭遇干旱天气,土壤紧实,也加大了播种难度。
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省农科院研究员唐保军则认为,种好玉米,播种是关键。农机农艺融合对玉米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机械化的引领作用,处于重要地位。
玉米产业机械化未来如何发展?长葛市农机局局长魏宝杰介绍说,从目前来看,长葛市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其中玉米机播率、机收率分别达到了93%、98%,玉米秸秆还田率达到了98%,但玉米播种技术是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与传统技术相比,玉米精播技术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应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下一步,长葛市将打造农机合作联合社,瞄准机械化,补短板、提质量,加快培育农业机械化新动能。
机械化补玉米种植短板,而产业发展则需要多方协力。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玲介绍说,省玉米体系专家应与政府管理部门、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围绕制约玉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强化玉米产业链协同攻关,同时加强新装备、新技术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玉米产业发展贡献科技力量。